新华网:《中国资环全国首个“算力资产资源绿色循环”解决方案》发布
7月12日,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在成果发布环节,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电子电器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了《全国首个“算力资产资源绿色循环”解决方案》。
2025-07-12
媒体聚焦丨中国资环生态链合作对接会在苏浙举行 央地共绘循环经济新图景
近日,中国资环先后在杭州、南京举办生态链合作对接会专场活动,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国新闻网、新华日报等多家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聚焦报道央地携手共建资源循环“示范生态圈”,推动资源高效循环流动和价值跃升,共同书写绿色转型的时代答卷。
2025-07-03
经济日报:以科技创新驱动循环再利用
记者发现,与将手机投入二手市场换取残值相比,很多用户更在意信息泄露的风险,既不使用也不转售,选择将废旧手机闲置在家。而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平板等消费电子产品的制造中心,2024年1至11月,手机产量高达15.04亿台。据测算,“十四五”时期,我国手机闲置总量将达到60亿部的规模。如此庞大的闲置手机数量,既是安全隐患,也造成了资源浪费。
2025-06-16
人民日报:中国资环集团成立半年多来,设立多家子公司加快专业化整合——资源循环这件事,新央企怎么干好
6月5日,报道《买卖二手手机,如何更安心》在本版刊发后,有读者关心:闲置的旧手机,如果不想卖掉,有没有可靠的处置渠道?本报记者了解到,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已逐步建立起手机安全回收处置体系。成立仅仅半年多,这支主责为资源循环利用的“国家队”,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将怎么干?让我们走近这家年轻的中央企业,一探究竟。
2025-06-09
新华社:“心尖上”的中国绿色革命
63岁的钟巧萍掏出手机对准二维码,智能垃圾箱立即被激活,接下来,她点击“可回收物”选项,投放口于是自动打开。钟巧萍将手中的废纸箱投进去后,智能垃圾箱上的屏幕显示着,钟巧萍的账户积分增至18000多分。按照天津市的有关规定,100分可兑换1元钱,这意味着钟巧萍的账户里多了180多元零花钱。“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居住环境整洁了,再也没有人乱丢垃圾。”钟巧萍说,“这是因为人们的环保意识变强了,保护和美化环境就是我们‘心尖上的事’。”
2025-06-07
光明日报:畅通废旧手机回收的“绿色循环”
当前,我国已成为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十四五”时期,我国手机闲置总量预计将达60亿部。然而,如此众多的废旧手机,却只有少量进入循环利用体系。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数据显示,只有约10%的废旧手机能够进入专业的二手闲置平台等新型回收渠道,超过54.2%的手机因技术迭代快、回收价格低及隐私泄露担忧等原因,被长期封存于家庭抽屉中。
2025-06-03